close

展覽名稱:

對話錄—張禮豪個展

 

內容介紹:

柏拉圖(Plato)的《對話錄》(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)捨棄抽象概念而從具體事例出發,許多篇章都是以蘇格拉底(Socrates)為主角,抽絲剝繭、層層深入詰問對手,以求真理的顯露,此種活潑的思想辯證過程,樹立了對話體的典範。之後的巴赫金(Mikhail M. Bakhtin),更提出人的存在就意味著「我與他人」處於一定的關係之中,進而形成人與人的交往,而交往則要借助於言語的表述來實現。因此,人類與生俱來就形成一種對話關係,無論是狹義地意指說話者與對話者之間的言語相互作用,或是廣義的擴及至在印刷物上,針對歷史上的作者所展開的語言交流等等。

 

然而,在張禮豪刻意命名為「對話錄」的系列中,不同於上一個「相遇的可能/La Possibilite d’une Rencontre」系列以被攝者們在畫面中偶然相遇,所帶給觀者情節的猜測,此次不但排除了畫面中的人物,置入非對話式的關係;另一方面,由於每張照片都是將時間裡斷裂(disconnected)的一個瞬間面貌孤立出來,當這個瞬間搭配上圖說後,便提供了許多可閱讀的資訊與意義長度的延伸,影像中原本開放的問句,彷彿就得以透過字詞解答完成。為了避免文圖共謀所製造出的確定感,或被或多或少偏離事件實貌的文字解說所掩蔽,張禮豪故而懸置了文字意義的指涉,如同約翰.伯格(John Berger)所說:「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用字典拍照的。」無論如何,觀者皆能在缺乏背景理解的狀態下,仍對眼前的影像有所觸動。

 

特別是「拍攝」做為一種觀看的狀態,本身便接近於獨特的「凝視」(gazing)動作。在視線涵蓋的範圍內,我們的目光遍及了各式各樣物體(此為「瀏覽」(browsing)),並對這些表象進行了選擇,也就是進入凝視,在這個狀態下的時間和空間向度是被凍結的,無法以可計數的細微刻度來度量時間,而空間也不能藉由物體的相對位置而被標示出來。必定要從凝視中解放出來,視覺才能伴隨著瀏覽將時空拉回現實世界,在凝視與瀏覽交互運作之間,形成了具有動態的景觀歷程。便是在這一個凝視/對於事物形貌引用的舉動中,張禮豪提出了另一種的可能性,「對話錄」當中的對話,並非具有劇情、文字語言的形式,他從不同時間、不同地點所拍攝出的作品中,選出兩兩一組互為對照,因為視覺上的相似性(affinities)、心緒彼此相似連貫(cohere)而被做了如此的安排。例如一張拍攝京都最古老的寺廟──東寺五重塔的照片,與另一張京都塔的倒影,映照在火車站樓上的百貨公司的帷幕牆上,被視為一組具有對話關係的作品。除了在畫面中,兩者的物體僅佔三分之一比例,其餘都遺留給天際的近似構圖,另一方面,卻以五重塔的確實存在,反映京都塔是憑藉另一個物體才得以存在的對比關係,以及傳統的觀看方式(以肉眼直接看到物體),對照因為時代演進、新的建築材質發明,才擁有的現代觀看經驗(從建築物的表層映射)等,形成了更為多元的對話可能。

 

塞尚(Paul Cezanne)曾說:「物體間會彼此滲透貫穿,它們一直存在著,以不被察覺到的細微姿態,在自己的周圍。」張禮豪記錄下、建構出它們彼此的「交談」,也顯示出了此一現象的長久醞釀與存在重量;兩種相似、相反的聲音互為纏繞,構成一種靜默中的滲透,「它們其實是更為隱晦、幽微的回響……」張禮豪如此說。(文 / 高子衿)

 

開幕酒會:

2009年7月18日(六)19:00 pm

展覽日期:

2009年7月18日至8月15日

展覽地點:

非常廟藝文空間北市伊通街45號B1

開放時間:

星期二至星期四: 14:00-23:00
星期五至星期六: 14:00-01:00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繼上次"相遇的可能"之後

小孩這次又有新作品呈現了

看他在台北還混的不錯,尤其是在藝文圈裡...現在應該也算是大師級的人物了!

身為他的老同學,呵 也與有榮焉....

應該要多多跟他多學習學習...沾染些文化氣息...哈哈哈

大家有事沒事就去捧個人場吧...

 

對話錄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第四水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